显示出钢铁生产行业本身运行状况良好,说明供求存在不平衡。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0%,比6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国家紧缩货币政策的实施对工业产业了一定的影响,部分应对金融危机的经济刺激政策逐步退出,使得汽车、通用设备制造设备、部分专用设备等相关用钢产品的产量增速放缓。
于是,当地研究机构对来自中国15CrMoG合金管进口量增加发出预警,并要求政府应关注进口形势,以及给国内产业和就业可能带来的影响,必要的情况下应采取反倾销措施以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不久前,韩国相关政府部门也指出,中国钢材出口韩国数量正快速增加,但中国钢铁可以获得增值税退税优惠。如果继续保持猛增态势,将给韩国钢厂带来负担。韩方对此非常忧虑并研究应对方案。
今年1~7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652.08亿元的2.1倍,是1~7月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1181.23亿元的6.45%。不过分析师认为,从全球铁矿石海运贸易的供需关系来看,全球供大于求的因素正在积累,并最终推进不合理的高价位进入下行通道,全球经济恢复进一步放缓,社会需求不足,将抑制全球钢铁行业对进口铁矿石的需求。
“十二五”期间,西北地区的15CrMoG合金管年消费总量将达到6000万吨。陕西目前的年钢材消费量已经超过2000多万吨。与此相对照,西北地区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千万吨级大型钢铁企业。到2010年底,西北地区的钢铁总产量为2000万吨左右,仅占我国钢铁总产量的3%左右。市场需求巨大,本地企业产量不足,这就是西北地区钢铁产业和钢铁市场的现状。
由于西部大开发的拉动,西北地区的钢材消费需求强度和每年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有关数据显示,西北地区的钢材需求量占全国需求量的4.2%,而钢材资源量占全国资源量的3.2%,其差值为1.0百分点,属于钢材资源量小于需求量地区。仅2011年,西北地区的钢材消费总量预计就将达到3000万吨以上。 “十二五”期间,西北地区的钢材年消费总量将达到6000万吨。陕西目前的年钢材消费量已经超过2000多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