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贸融资第二种模式是互保联保,是福建钢贸商从2003年前后,在上海建立钢贸市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就是几家彼此知根知底的企业联合起来,互相为贷款提供联合担保,任何一家出现还款困难,其他几家都要代为偿还,这样为了减少自身代偿的风险,每家企业都会监督其他企业的运作,可以起到互相制约的作用,从而减少银行的风险。”该人士称。
在互保联保之外,钢贸商还需要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以降低银行授信风险。既可以找专业担保公司,也可以是一般企业提供担保,或是钢贸商自己成立的担保公司,为自己的贷款或相关企业担保,这在钢贸市场亦比较常见。
此外,钢贸商还可以用房产或土地抵押获得贷款,如果是银行的长期客户而且是龙头企业,甚至可能获得无需任何抵押或担保的纯粹授信。
贷款“滚雪球”
据业内人士透露,上海用于质押的钢材总量约为100万吨,化肥专用管是钢材社会库存的近三倍。
据上海市工商业联合会钢铁贸易商会统计,上海有超过1.2万家钢贸企业,是全国最大的钢贸商聚集地。2009年,钢贸产业对上海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度接近3%,同时每年为上海的财政收入提供3.4%的增值税贡献,和12万个就业岗位,是上海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产业。
如上所述,融资渠道的通畅也造就了钢贸业的巨量授信。据一位股份行人士透露,上海地区包括钢材、石材、木材贸易企业在内的“三材企业”贷款规模超过3000亿元。
尽管融资规模巨大,但不管是仓单质押,还是互保联保,至少从表面上看,钢贸类贷款风险并不算大。
“货押一般是对质押的钢材打个折,比如7折,因此只要钢价不会跌到7折以下,银行的贷款应该说就不存在风险。互保联保则是拴在一根绳上的蚂蚱,一般都不会出事,出事了也可内部消化。”上述驻沪担保公司人士称。
据他透露,上海有个钢贸企业曾经从银行借了2个亿,挪用银行信贷资金炒期货,因看错方向,账面浮亏一度高达4个多亿,资金链断裂,老板也跑路了,但这笔贷款因有行业内互保联保、加上商会中各家企业“义务”出资为保全信誉,最后竟然全部填上。
“互保联保的企业中如果有一家企业出现还款问题,为了大家共同的信用,其它企业总是会代为偿付,只要按时还了款,银行一般都会续作贷款,这样不管对企业还是对银行都是共赢的。如果因为一家企业不还款导致银行收紧信贷,要求其它企业提前还款或者还款后不再续作,这条资金链条就会断裂。”他表示。
然而,化肥专用管风险正潜伏在这些环环紧扣的链条间隙。
www.316lbuxiugang.com www.myhej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