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价似乎正面临着这样的怪圈:国内钢价走强,石油裂化管厂大规模恢复和扩建产能,继而市场总供给大于总需求,最终打压钢价。
对此,中商流通生产力促进中心分析师赫荣亮认为,这是正常的市场规律,“波动正常,只要市场能够出清,这就正常。”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市场不正常的地方。比如,定价机制是否健全,定价形式是否合理。”赫荣亮表示,“应该说,今年钢材市场的两次大波动,定价机制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国钢厂主导定价,但钢厂却没有负起责任,没有加强钢材流通渠道的建设,起不到产业链整合作用,这就加大了市场的波动。”他进一步指出,“反观日韩钢厂的定价,其不仅在国内的产业产量比重大,还在于完善的钢铁产业上下游互动关系,所以,日韩钢材市场波动要小于中国,钢材价格倒挂现象也不像中国市场频繁出现。”
国内钢铁市场风向标宝钢的再次提价搅动了市场。
12月10日,宝钢宣布,将明年1月份的大部分石油裂化管产品价格上调人民币300元至600元/吨。宝钢出台的2010年1月份碳钢产品出厂价格政策显示,该公司主要品种冷轧板上调550元/吨;酸洗上调400元/吨;热镀锌板上调400元/吨;电镀锌板上调600元/吨。此次调价后,宝钢主要产品价格基本恢复到2009年高位,价格仅略低于9月份、10月份出厂价格。
“风向标”宝钢上周刚刚调价,武钢便随即跟涨。武钢全线上调明年1月份出厂价格,涨幅从100元—550元/吨不等。虽然大钢厂大幅涨价有意提振市场行情,但有业内人士认为在市场缺乏足够需求和上涨动力的情况下,贸易商最终可能无法成功上推价格。业内预计,鞍钢也将跟随上调价格,幅度预计与宝钢、武钢相当。目前市场价格与此次两大钢厂调整后的出厂价格已经出现了近500元/吨的倒挂。www.myhej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