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钢材市场仿佛遭遇了一次“极端强对流天气”,一下子“白昼如夜”。上一周还是现货市场、钢厂、期货市场彼此助涨、推涨的局面;下一周却已演变成“期货价大幅跳水、现货价‘跌跌’不休、钢厂谨慎调价”的局面。
据国内知名石油裂化管资讯机构“我的钢铁”提供的最新市场报告称,刚过去的一周结束了国内钢价连涨16周的行情,价格出现普跌,周跌幅最高达到每吨500元至600元。各主要钢材品种的具体市场走势是:建筑钢材价格大幅回落,其中吨价跌幅超过400元的城市有4个;中厚板跌幅相对较窄,吨价普遍下跌100元至200元;冷热轧产品吨价跌幅总体也达到了300元左右;大中型材跌幅最小,吨价平均下跌30元左右。
据分析,建筑钢材价格整体大幅下跌,一周内全国约有60家螺纹钢线材生产企业调整了出厂价格,其中近半数下调了价格,上一周“一边倒”的上调格局被打破。市场价格快速下跌的同时,市场成交情况较差,一些钢厂“重拾保价政策”,以此消化前期的囤积库存。从各地的总体情况来看,目前建筑钢材市场消费需求增量已基本处于“停滞期”,而供给量还将持续增长,单靠中间环节的“堆积”已经难以托高价格,下一步将以盘整为主。
石油裂化管价格总体也大幅下跌,一周共有8家以上中厚板钢厂出台了新的出厂价格,二线钢厂中旬价格基本以持平不动为主。热轧板卷价格大幅回落,冷轧价格也快速“跟进”,各大主流钢厂对冷热轧产品的出厂价虽“惯性上调”,但难以扭转现货市场的下探行情,贸易商的出货意识较强,从而助推了市场价格的下跌。据“我的钢铁”对钢厂和贸易商的抽样调查,认为后市螺纹钢和热轧卷价格将处盘整和下跌通道的占到87%至96%。
钢铁价格连续15周的上涨态势,极大地激发了钢厂释放产能的热情。据了解,今年上半年中国生产粗钢26658.29万吨,同比增加324.18万吨,增长1.23%。上半年生产水平呈逐月提高的态势,其中,6月份日产粗钢164.75万吨。
而去年中国粗钢产量达到5亿吨,已经占全球产量的38%。至去年底,中国粗钢产能已达6.6亿吨。“在国家刺激经济回暖的政策导向下,急于扭亏为盈的钢企不会放过任何市场机会,宁愿让利也不让市场,这令钢铁业产能过剩愈加严重。”中钢协常务副会长罗冰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此外,受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影响,一些本应淘汰的落后装备又重新开足马力生产。最新数据显示,6月份非钢协会员的中小钢铁企业钢产量比去年同期增长30.66%。当月我国钢筋产量同比增长34.1%,线材(盘条)产量增长14.8%,中小型型钢增长32%,热轧窄钢带增长36.4%。
业内专家表示,小企业在石油裂化管行业处于低迷的形势下超常发展,预示着钢铁产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的难度加大,钢铁市场今后可能进一步动荡。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上半年重点统计会员企业同比减产3.25%,而非会员小企业则同比增产20.78%,其产量占全国的比重由去年同期的18.66%,上升到今年的22.26%。这种情况说明,工艺装备技术先进的大型企业先进生产能力受到抑制,而技术水平相对落后、能耗高、污染重的地方小企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www.myhej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