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钢铁行业担心中国出口迅猛,冲击国际市场。据预计,未来几年里中国大陆钢铁工业依然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中国大陆原钢产量2006年达到近4.2亿吨,2007年将达到4.6亿吨,2008年则将达到5亿吨。中国高压合金管产量在世界原钢产量中所占的比例,2000年为15%,到2006年达到34.6%。在2006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出口钢材4300.7万吨。在北美市场,我出口从2005年257.9万吨激增到2006年601.7万吨;在欧盟市场,2006年我出口406万吨,比2005年增长3倍多。在亚洲市场,中国冷轧板卷出口韩国仍然增加,而且间接进口也持续增加。中国产钢材的间接进口正从集装箱、紧固件扩大到微波炉、洗衣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造船等产业,这对韩国板材和线材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全球市场新增如此大量的供应,可能打压钢铁价格,并扭转钢铁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的局面。钢铁价格在过去4年里已经翻了一倍,而钢铁公司利润大增也使得它们倍受投资者青睐。但国际市场认为中国供应量持续增加可能结束这一美好时光。 其次,国际高压合金管行业担心中国内需增速放缓,市场集中度下降。2006年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产钢量所占比重为51.3%,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200万吨以下企业增幅达到29.6%。欧盟担心我市场分散,小企业过多,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同时,吴京晶曾公开表示中国钢铁行业的整合进展速度比中国官方政策隐含的要求慢得多。这一言论加剧了许多外国钢铁生产商的担忧。如果中国的钢铁生产商减少,可以使企业减少产能,将重点放在利润最高的钢厂上,这可能推高中国的钢价。正是部分生产成本低的钢铁小厂出口了大量价格较低的钢材。 生铁总产量较8月份相比略有减少,日均产量有所上升。2007年1-9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3.464亿吨,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5.7%(2006年1-9月全国累计生产生铁2.994亿吨),9月份日均产量较8月份相比有所上升,创出2007年6月份以外的第二新高。据国家统计局最新生产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9月份,全国生铁产量为3951.28万吨,较8月份的4008.16万吨减少了56.88万吨,本月较去年同期增长445.26万吨(2006年9月全国生铁总产量为3506.02万吨),同比增长12.7%;按照日均产量来算,9月份为131.71万吨,较8月份的129.30万吨增加了2.41万吨。 其中5月份高压合金管主要地区产量:河北地区858.86万吨,占总产量的22%;山东地区416.21万吨,占总产量的11%;辽宁地区337.82万吨,占总产量的9%;江苏321.95万吨,占总产量的8%;山西283.05万吨,占总产量的7%。按照日均产量计算来看,各主要地区除河北有所下降以外,河北、江苏、山西及辽宁地区生9月份日均产量较8月份相比均出现一定幅度的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