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问题仍是主导本周大宗商品市场的主要因素,上周意大利债券保证金比例的提高造成的恐慌性抛售,将意大利债券收益率推高至7%以上,市场对欧债危机的忧虑加剧,有色金属、农产品等多数商品震荡下滑。周五随着意大利国债的收益率下降,危机有所缓解,商品市场出现企稳迹象,但投资者对前景仍不乐观。 纽约油价接近百元大关 一直作为大宗商品领头羊的原油价格,在上周特立独行地稳步上涨。特别是纽约油价,截至周五收盘时,收于每桶98.99美元,接近四个月来高点,盘中曾触及99.38美元,与100美元近在咫尺。 本周的逆市走强,主要受美国就业数据改善、原油及成品油库存下降、欧债问题稍缓等因素推动。 国内大宗商品上涨乏力 国内市场方面,10月CPI如期下降,新增信贷积极放量,让20G高压锅炉管市场对政策结构性放松有所期待,对国内的大宗商品市场带来利好,但是受到欧债危机冲击更大,铜、橡胶等工业品在周四一度收于跌停板。在欧美经济难以改善、出口不振的前提下,国内大宗商品价格也难以强劲上涨。从本周具体品种的表现来看: 有色金属普跌,沪铜、铝、锌、铅分别下跌6.32%、1.47%、5.08%和3.68%。目前宏观主导的消费因素已经超过供应因素成为主导,在宏观面稳定下来之前,有色金属偏弱的格局难以改变,欧债危机的反复仍将主导有色的走势。 钢材方面逆市小幅上涨,沪螺纹钢期货上涨0.68%,钢价暂时还不具备持续上行的条件。 农产品方面,大豆、豆油分别下跌2.79%和1.90%,与菜子油、棕榈油走势分化,主要原因是近日大豆市场的不景气。棉花仍然维持弱势震荡,收储政策托市乏力,纺织产业链上下游陷入一片迷茫。 www.myhejinggx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