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指导钢铁工业中长期发展为目标,对于改善行业近期所面临的供需矛盾作用有限。12月份钢铁企业的亏损额进一步扩大,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显示71家会员企业12月份亏损总额上升至291亿元。亏损额环比大幅增加的主要原因是钢铁企业大幅度的计提了存货的减值损失。春节后随着工地的逐步复工,国内长线材价格有望出现一波上涨的行情。同时随着16mn无缝钢管企业存货减值损失的消化逐步结束,钢铁全行业有望在一季度末实现扭亏为盈。
节后第一周钢价延续了年前的上涨惯性,但缺乏实际交易量的支撑,属于典型的钢厂及流通商人为"拉涨"。令人担忧的是,上周末流通市场库存量迅速飙升至941 万吨,较年前和1 月初的升幅分别高达34%和57%,这无疑将对钢价的短期走势形成巨大压力。前期我们一直提醒投资者关注交易性的投资机会,板块的表现也验证了我们的观点。但就当前而言,我们认为短期内累积的风险因素很可能占据上风,主要有:1)钢价短期回调的风险;2)节后的终端需求并未发生明显改观,钢企大规模复产很可能破坏本就微妙的供需平衡。
而一些钢厂已开始复产,国内20G高压锅炉管产量已连续2个月环比上升,这又带动了矿石运价等的上涨。在市场因素又趋复杂的情况下,市场观望氛围渐浓,市场心态趋于冷静,这是一件好事。下一步就要看钢厂供给、市场库存和终端需求能否平衡与匹配了。瑞银认为,09年钢铁市场将高度波动,钢铁交易商们可能增加交易行为,高库存将打压钢铁价格。
近期钢价上涨,占钢材成本40%左右的铁矿石现货价也是水涨船高。印度现货矿到岸价达到86美元/吨,一度与长协矿价差缩小至10美元以内。因此,近期的钢价上涨对于正在进行的铁矿石谈判并不是好消息。另外,占16mn无缝钢管成本20%左右的焦炭价格也在大幅回升,已经从低点的1300元/吨,一度涨到1800元/吨。2009年的铁矿石谈判仍在进行之中。中钢协一位权威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今年的谈判可能中国钢厂不着急。短期钢价与铁矿石价格的上涨迟早会被真实需求打回“原形”。
据估算,2008年钢铁消费增速为5%,比上年下降8个百分点。2009年GDP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2008年,经济继续呈下滑态势。根据钢铁消费增速与GDP、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历史关系分析,2009年16mn无缝钢管消费仍能保持小幅增长,预计增速为3%,也就是说比2008年钢材消费量增加约1300万吨(折合粗钢)。综合分析,今年中国钢铁需求比2008年下降1000万吨。如果经济形势好于预期的话,并且考虑库存因素,需求可能与08年持平。以此计算,2009年粗钢产量在4.9亿—5亿吨,产能过剩约1亿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