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尚未与巴西淡水河谷、澳大利亚力拓和必和必拓公司达成铁矿石价格协议之前,国内许多钢厂已开始按照4月初日韩钢铁企业与三大矿签订的季度价格购买矿石,这个价格比去年上涨近1倍。
从2003年岁末中国加入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以来,这样似曾相识的谈判过程屡屡出现,不论中方如何辗转腾挪,亦无法将三大矿商逼退一步,换来的只是铁矿石价格的一飞冲天。
而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节节败退的过程背后,不仅闪现着胡士泰们穿针引线、长袖善舞的身影,亦折射出中国钢铁行业的制度性沉疴。
化肥专用管厂不断调价,已经让下游企业无法承受。用钢大户主要包括汽车、房地产。对于房地产市场国家连续出台调控措施进行打压,多个一线城市已经出现降价抛售潮,市场成交量在不断萎缩,市场拐点已经若隐若现。房地产企业对新开工项目十分谨慎。“较此前相比,建筑钢需求4月份中旬以来已经开始减少了。贸易商也在想办法将手头的存货尽量出手。”广州钢铁交易中心的一位中间商告诉记者。
汽车市场的需求也在发出警示信号。花都汽车城的一位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采购部负责人向记者透露,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已经让这家企业无利可图。如果钢价再上涨,企业只能压缩差能。马鞍山化肥专用管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李建设也透露,汽车行业已经出现调整迹象,5月份汽车板订单面临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