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钢材各主要品种的盈利能力。成本涨,钢价跌,1月份各品种盈利状况较去年12月份继续恶化。 分品种看,石油裂化管盈利能力仍处于领先地位,利润在200-300元之间;其次是三级螺纹,利润在200-250元之间;线材、二级螺纹,利润在120-200元之间。再其次,热卷、带钢利润在盈亏边缘浮动;利润呈现负值的是方坯、中厚板,该两类品种亏损额在百元以内。 总体来说,成本抬升,钢市却涨跌互现、上涨乏力。春意渐浓,3月份是消费逐步启动的季节,相比前两个月,需求情况会有所好转。但是钢材需求的释放也是一个缓慢恢复的过程,国家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尚需一段时间,比如保障房用钢(去年开工的保障房还有600多万套未建成,加上今年确定的700万套新开工项目,今年实际在建的保障房将达到1700万套,总量超过2011年、建设三农用钢、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用钢。 另外,钢铁企业效益下滑已成为现实。据中钢协对产钢500万吨以上的企业统计,1月份29家企业中有12家亏损,亏损面达到41.38%,盈亏相抵后为净亏21.77亿元。同时,钢铁行业还面临去库存化与去产能化的双重压力。 在转变经营模式的同时,钢材贸易商也需要加强服务,尤其是创新型增值服务。从日本、韩国等钢铁发达国家成功经验来看,加工配送服务值得借鉴。在传统的“钢厂-各级经销商-最终用户”的分销模式下,钢铁企业负责各种钢铁产品的生产,各级经销商负责配送销售,但最终用户的特殊需求没能得到体现和重视。 由于终端用户各种加工制造企业,它们在使用各种石油裂化管产品时往往会有某些特殊要求,而钢铁企业由于其大规模生产的特点不可能照顾到各种用户的多样需求,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最终用户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对钢铁产品进行若干次再加工,而用户端的再加工并不属于用户的核心价值组成部分,因而常常是成本高效率低。加工配送服务也由此应运而生,而一直与钢厂和下游企业保持良好合作关系的钢材贸易商非常适合这项业务,不仅能更好地稳固与两端关系,更增加盈利点。 一般来说,钢材贸易商加工配送有两种方式。对于规模大、资金等实力雄厚的贸易商可以建立自己的加工服务中心,与供应链管理结合,形成一定规模的供应链网络配送体系。自己建立完备的、现代的加工配送服务体系,把钢材源头与消费终端之间的流通环节连接起来。而对于一般规模的钢铁贸易商会,则可以与具有一定加工能力的仓库或者钢材所在仓库进行合作,当客户提出加工需求的时候,委托仓库进行加工,之后将加工完成的钢材配送至客户处。 合理利用金融工具规避风险 近年来,随着电子盘和期货的发展,钢材的金融属性不断加强。在复杂的形势下,钢材贸易商也可以通过金融工具降低风险,最为常见的是套期保值。所谓套期保值,是指利用期货市场来规避和分散现货价格风险的一种交易行为。因为期货与现货价格的大趋势是一致的,而且由于商品期货合约到期时必须进行实物交割也使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最终具有趋合性。不过,在选择套期保值时需要避免几个误区,如认为套期保值就万无一失、把套期保值等同于实物交割、企业做套期保值只能赚钱,不能亏钱。 石油裂化管行业黄金发展期一去难复返已成定局,钢材贸易商只有快速适应新的行业形势,转变经营模式,与钢厂和下游加强合作,同时利用好金融工具,才能够做大做强。www.myhej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