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外贸角度看,前三季度我国进口增速有所回落,但出口增速依然稳定,1-9月出口额8782亿美元,增长27.1%,同比加快0.6个百分点。进口下降、出口攀升显然对国内企业生产增长、效益回升具有较好的拉动作用,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快速发展。
在投资方面,到目前为止,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依然保持较高增长水平,1-9月份城镇投资78247亿元,同比增长26.4%,较上半年26.7%的增幅略有回落,但高增长态势未变。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6814亿元,同比增长30.3%,继续保持上升趋势。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增幅为24.2%,预示后期投资强度将持续稳定。
上述宏观经济运行情况表明,我国经济自年初开始至今,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经济质量高,市场繁荣,对石油裂化管消费及其有利。今年1-9月份,我国国内钢材表观消费量为3.77亿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6.9%,增幅高出上年同期1.5个百分点。事实上,由于今年以来我国钢材出口大幅增长,国内资源供应基本一直处于偏紧状态,并由此拉动钢材市场价格明显上扬,部分钢材品种价格涨幅达到500-1000元/吨。
当前我国钢市表现出稳中调整的状态,不同地区、不同钢材品种价格涨跌互现,如南方地区一些钢材品种价格创造了历史新记录,而北方地区有些钢材品种则有所回落。尽管各地市场行情表现不一,但是价格变动幅度又极其有限,并未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整体来看,当前我国钢市依然十分稳健,部分品种总体仍处于趋升状态
国际钢铁行业担心中国出口迅猛,冲击国际市场。据预计,未来几年里中国大陆钢铁工业依然保持一定增长速度。中国大陆原钢产量2006年达到近4.2亿吨,2007年将达到4.6亿吨,2008年则将达到5亿吨。中国原钢产量在世界原钢产量中所占的比例,2000年为15%,到2006年达到34.6%。在2006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的钢铁出口国,出口钢材4300.7万吨。在北美市场,我出口从2005年257.9万吨激增到2006年601.7万吨;在欧盟市场,2006年我出口406万吨,比2005年增长3倍多。在亚洲市场,中国冷轧板卷出口韩国仍然增加,而且间接进口也持续增加。中国产钢材的间接进口正从集装箱、紧固件扩大到微波炉、洗衣机、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造船等产业,这对韩国板材和线材市场带来不利影响。全球市场新增如此大量的供应,可能打压钢铁价格,并扭转钢铁企业利润大幅增长的局面。钢铁价格在过去4年里已经翻了一倍,而钢铁公司利润大增也使得它们倍受投资者青睐。但国际市场认为中国供应量持续增加可能结束这一美好时光。
其次,国际石油裂化管行业担心中国内需增速放缓,市场集中度下降。2006年我国钢铁业市场集中度有所下降,500万吨以上的企业产钢量所占比重为51.3%,比上年下降2.8个百分点,200万吨以下企业增幅达到29.6%。欧盟担心我市场分散,小企业过多,可能引发恶性竞争。同时,吴京晶曾公开表示中国钢铁行业的整合进展速度比中国官方政策隐含的要求慢得多。这一言论加剧了许多外国钢铁生产商的担忧。如果中国的钢铁生产商减少,可以使企业减少产能,将重点放在利润最高的钢厂上,这可能推高中国的钢价。正是部分生产成本低的钢铁小厂出口了大量价格较低的钢材。
www.myhej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