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七届钢铁产业链战略发展与投资峰会间隙,南京钢铁集团董事长兼CEO杨思明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明年铁矿石长协价格将上涨5%至10%。杨思明预测这一涨幅的理由,虽然铁矿石谈判的主动权依然掌握在三大矿山手中,但国内钢厂已基本没有利润空间。中国联合钢铁网首席顾问、原中钢集团副总裁周国成,则认为“涨幅将在5%至15%之间”。
麦格理亚洲研究能源部主管Andrew Dale出席研讨会时表示,由于业界预期未来直缝焊管需求会强劲增长,故持续扩充产能;但他表示,现时市场仍约有7亿吨的剩余产能,除非出口反弹强劲,相信情况会持续至2010年。他又指,虽然内地因多个基建及房地产新项目启动而对钢材构成大量需求,但当前石油裂化管价格仅维持每吨3450元人民币,与现今成本相距不远,认为未来业界需要调整价格,以改善回报。Dale估计,未来钢材价格会轻微上调,但幅度有限。
上述内部人士表示:“作为小钢企,我们最担心的一是市场风险,二是政策风险。现在,两个风险因素都很大,我们只能通过联合来避免被淘汰。”在小钢企们寻求自救之路背后,解决产业集中度太低、落后产能太大等结构性矛盾,已是中国钢铁业大势所趋。而工信部正在抓紧时间调研制定的、关于钢铁业“准入条件”和“兼并重组”两大条例,有望年底前就能出台。
考虑2008年实际粗钢净出口4763.16万吨,今年与上年相比,将有4600万吨左右的粗钢由投放国际市场转为进入国内市场,这一变化使国内市场粗钢可供资源量(不考虑粗钢产量的增长),2009年比2008年将增长9.9%,对国内市场带来巨大的冲击。
从当前石油裂化管生产的发展态势看,2009年粗钢产量可能在5.65亿吨左右。同去年比较,粗钢产量增加5300万吨左右,进口、出口因素的影响增加资源量4600万吨左右,两项合计全年粗钢表观消费量熤覆量加上净进口量5.64亿吨左右,比上年增加9900万吨,增长21.29%。另外,今年1—9月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同比下降19.6%,预计今年全年机电产品加工使用钢材带动的钢材间接出口将比上年减少1500万吨左右。按上述测算,2009年全年国内市场可供资源量同比增长1.14亿吨左右,增长24.5%左右,这种可供资源量的大幅度增长,势必加剧国内石油裂化管市场供大于求的矛盾。
另一方面,我国钢铁产品进出口格局也发生了重大转变。据统计,前10个月我国钢材出口同比下降66.08%,进口则同比上升38.04%。 “这种状态今年后两个月很难有重大的改变。”罗冰生说,“如果今年全年国内粗钢产量突破5.65亿吨,供大于求的矛盾将更加突出。”罗冰生就此提醒钢铁企业,今年末明年初要做好应对严峻困难的准备。为此,“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是2010年钢铁行业的主攻方向。”www.myhejing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