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讨论活动如今正在全公司如火如荼地展开。不断推向深入的大讨论带来的不仅是职工思想认识的提高,更有职工在实际行动上所呈现出来的大变化,可以说成果渐显。这里,是我们深入动力厂氧气车间采访时发现的三种变化,所显示的正是大讨论深入推进结出的果实。
变化一:液体泵吹扫方式的改变
在“居危思危、居危思进”大讨论中,石油裂化管车间职工的节能意识进一步强化,大家达成共识——只要是节约的方法,一个也不舍弃。于是,该车间从4月上旬开始在4个生产班组中全面推行后一种更为节约的气体吹扫法。液体泵吹扫操作每个班最少进行一次,每次操作大约能节省液体15升,这样,每个月的收入就又增加了5000元左右。
变化二:管道保温措施提前做
为减少冷量损失、减少液体的气化现象,增加液体储备量,提高液体外销收入,每年的五六月份,氧气车间都要为空分塔至液体储槽的管道加装保温棉。但是,今年4月中旬,该车间已经组织职工用时4天,提前完成了为总长约100米的管道加装保温棉的工作。虽然还没有进入夏季,虽然目前无法对这一做法的节约效果具体量化,但效果肯定会有的,所以,未雨绸缪,他们就坚决做了。
变化三:加大水冷塔氮气导入量
冷却水在水冷塔中的降温主要靠导入的液氮。通常,为保证生产安全,氮气在进入水冷塔的同时,还要通过一个放散阀进行适当放散以防止氮气压力过高。如果能科学调整放散阀的开口度减少放散量,就可以把更多的氮气导入水冷塔从而提高降温效果。但是,同样,这种操作方法下,值班人员必须密切关注氮气出塔压力、氮气放空阀开口度、水冷塔液位、出水冷塔的水温等数值,工作量明显增大。虽然如此,考虑到其中的节能效果,该车间还是在4个生产班中全面推行了这种操作。
中国的钢材流通行业里,我个人观点讲,必然会走向美国、日本目前的这种存在的形式,因为石油裂化管流通行业实际上是传统大宗原材料行业,它的发展并不是像高科技行业可以颠覆性的,或者说通过科技创新以后的其它产品更新换代来替代的,它是没有的,这个矿石,一百年前、两百年前这个矿石,到现在还是铁矿石,钢材还是钢材,只是在性能上面有所改善,它的流通业态方式最多通过现在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企业运行管理水平的提高,更加高效了一点,所以你去看几个发达国家的钢材流通商存在的形式,基本上都是综合服务商,我们也经常可以看到网站上美国钢材服务中心的库存是多少,这个钢材服务中心实际上是一个行业,它的钢材服务中心可能还是几千家企业组成的,里面有很多种服务,比如说剪切加工服务,一些所谓经营服务,其它个性化加工服务,这是行业的发展趋势,不可能再是一个皮包公司,靠一些人脉关系,左手进、右手出,用这样的手段来生存,这个空间越来越小了,前面讲到的钢厂,竞争加剧以后,如果说十年前的钢厂发展是横向发展,从规模上,从一亿吨变成十亿吨的方向发展,接下去这几年,钢厂的发展一定是往纵向发展,就是说从产业链源头到产业链末端会去延伸,这样的,就会挤压流通商的空间,必然流通商要成为综合服务商,因为你没有一些服务手段,它很容易替代掉,左手进、右手出的手段,销售商又不是不会玩,他可以简单的把你解决掉,这是从流通行业来讲目前的现状,也是非常惨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