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民营钢铁集团负责人表示,中国的长材市场巨大,而大型钢铁企业都上马板材线,“我承认板材确实是高附加值,但是这就好比是高档西服,动则几万的价格确实有很大的利润,然而老百姓并不都需要这样的衣服。”他认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城镇化才刚刚起步,其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建设都需要大量的“普通钢材”——长材。
但这位负责人也表示,对于大钢企而言如果现在要投资长材生产很难,在经历2005年生产线换代之后,目前大型钢铁企业几乎都没有长材生产线,“这也是大批民营企业能活下来的原因。”据他介绍,同样每吨钢材,中小钢企的利润要比大型钢铁企业多出100元-160元左右。
石油裂化管调整政策推动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
有专家初步预测2012年中国国内粗钢表观消费量为7亿吨,较2011年同比增长4%左右。而国际铁矿石价格将持续下滑,预计2012年有望跌破120美元/吨大关。
到2011年,我国人均粗钢消费已经达到了674千克,这已经接近或达到70年代美、日、德的人均钢铁水平,“但是因为产业结构差异,这样要到2020年左右接近到发达国家。”伊藤仁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只有解决了结构性问题,才能从整体上推动中国完成城镇化和工业化的步伐。
2012年是“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面对成本压力放缓和市场需求相对稳定的有利局面,有专家认为中国钢铁行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结构性调整。
首先,提高用钢强度标准,提高钢铁品质。据吴荣庆介绍,如果通过提高钢材质量进而杜绝工程质量事故造成的浪费,那么每年可节约钢材5000万吨,减少铁矿石进口1亿吨。按照每吨120美元计算,至少能够增加利润120亿美元。
其次,调整钢铁产品进口政策,仍要立足于国内市场需求、促进钢铁工业节能减排、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的总体目标。伊藤仁认为,中国的钢铁出口以中低端产品为主,一次性卖断给贸易商的方式占主导,这使得钢材出口集中偏向市场需求好、利润比较高的品种,造成钢铁出口品种单一、低价竞争的局面。这也是近来与国外的钢铁贸易摩擦案件不断增加的原因。
吴荣庆认为,应该从我国钢铁行业整体利益出发,统筹安排进出口措施。“部分钢铁产品的出口退税率将因此下调甚至取消,部分高附加值钢铁产品甚至要上调出口关税率。”他预计,如果此次钢铁出口政策调整到位,将可能减少2000万吨的出口量,预期减少铁矿石进口3500万吨。
第三,我国钢铁企业应该加大废钢利用率。吴荣庆认为,未来生铁产量将不会再有大的增长,钢产量增长的份额将主要由废钢回炉做补充。2010年我国废钢利用率只有14%,不到8000万吨,因此废钢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www.myhejinguan.com www.316lbuxiu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