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石油裂化管中小钢铁企业盈利明显好于大型钢铁企业。
中钢协统计材料显示,2011年1-10月,大部分大型钢厂利润率低于2.99%这一水平,而大部分中小利润率则高于这一水平。种种迹象表明,在钢铁行业普遍面临下游需求不振,钢材价格下跌,矿石等成本居高不下的严峻局面时,民营钢厂相比国有钢厂具备更强的“抗冲击力”。
由于这两年铁矿石价格过高,事实上今年很多中小钢铁企业转向采购往年不用的低品味铁矿石,甚至50%以下品味的铁矿石,而大型企业由于环保要求更高一些,基本都用高品味矿。另外,我国多数民营钢厂主要集中生产长材和建材方面,而国有钢厂近几年都纷纷投建板材项目。今年长材将,板材弱。对于民营钢厂来说本身就有客观的优势。
2、铁矿石供需拐点苗头已经出现,钢企或因此获得盈利空间。
由于我国国内外投资的矿山已陆续开工,铁矿石供需开始缓和。目前,我国的国际参股投资的矿山运回的铁矿石已达每年7000万吨,三大矿业巨头为3-4亿吨。加之矿业巨头的暴利已经到了极限。即使是当前的价格,国际矿的税后净利润率也在40%,国内矿的税后经利润率也在20%,而钢企的利润率尚不足3%。
从国内钢价指数和铁矿石指数的走势来看,2011年3月以来,两者涨幅由逐渐拉小到9月的“铁矿石的价格降速明显超过钢铁”,而12月初以来,两者增速基本稳定在一个很小的区间。这说明国际铁矿石不再“一意孤行”,与国内需求的相关性在加大。
3、钢铁消费结构性差异较为明显。
由于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增长较为稳定,而下游制造业投资一般,直接导致建筑用的长材价格上涨;而下半年由于建筑和基建投资减少幅度更大于下游织造业的投资的减少幅度,长材价格也有所回调,板材与长材的价格差向合理的区间恢复。
2012年,对于中国,国际经济环境不稳定、外需放缓局面仍将牵制国内经济,同时伴随着国内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政策,增速适度放缓是必然的事情。最终结果毋庸置疑,单位国内生产总值钢铁消费强度将有所降低,但笔者认为,这对于钢铁工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钢铁工业的资源有效配置作用下,结构得到调整,产品质量逐步提升,推动钢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钢铁工业整体竞争力,逐步改变中国钢铁业多年来“大而不强”的局面,向钢铁强国迈出坚实的步伐。 www.myhejinguan.com www.316lbuxiug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