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建材价格止跌企稳,板材价格仍在下跌,后期石油裂化管市场仍面临产能过剩的严峻局面,钢铁市场回升的基础很不稳定,因此钢厂均采取谨慎采购,严格控制成本。
受前期台风影响以及船运紧张影响,近期京唐家港南下资源滞港现象较为严重,热卷滞港量达到25万吨左右,一旦后期资源集中南下,需求疲软的国内热卷板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价格受到冲击在所难免。
33家钢铁上市公司中,有17家对三季度业绩作出预测。其中,6家首次出现亏损,10家预减,1家续盈。中国证券报统计数据显示,6家公司预亏的金额上限约为28.5亿元,与中报73亿亏损相比,已经大幅下降。
统计显示,从8月6日全国钢价开始下跌至今,国内主要城市25mm螺纹钢价格下跌931元,下降近30%;6.5mm高线价格下跌983元,下跌近27%。而期货价格也从近5000元/吨,跌至昨日的4000元/吨左右。
上海多数下游用户进货依然不积极,市场以盘整为主,中间需求没有激情。部分经销商试图维稳并拉高报价,但成交量仍不容乐观,市场拉高缺少支撑,仍有可能继续拉低石油套无缝管市场价格。
近期鞍钢、本钢等市场主导石油裂化管厂陆续大幅下调了10月的冷轧出厂价格,在此情况下本地商家表示,虽然钢厂新政策适度缓解了亏损情况,但是考虑到后期的到货成本依旧偏高,商家纷纷表示了对后市的不乐观。
据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市场监测显示,截至9月18日,国内10大重点城市25mm螺纹钢均价为3596元,比上周同期跌17元,比上月同期跌341元。国内6.5mm高线均价为3559元,与上周持平,比上月同期跌298元。
世界各国经济的相继触底回升,经济复苏即将或者已经缓慢起步。这无疑会引发国际市场钢材需求的增加,进而改善中国的钢材出口环境。最近几个月的出口数据已经显示了这一迹象。至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今后中国钢材出口环境不会更加严峻了